首页 > 新闻 > 要闻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河南日报:濮阳“便民”元素激活基层党建
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濮阳日报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5-12-06 18:20:47   

“一早到这儿,就有工作人员主动帮忙,又是复印证件,又是教俺咋填表格。来镇里办事,再也不用担心了!”12月1日,在濮阳县城关镇党群便民服务中心,一位正在办理救助手续的村民告诉记者。

新形势下,濮阳市下大力气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意识,打造党群便民服务中心、便民服务点等立体服务网络,创新农村党员“民意快线”服务手段———一个个“便民”元素激活了基层党建工作。

 基地培训:理念更提升

“到明年春天,西辛庄村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就可以建成投入使用了。”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高兴地说。

 近年来,濮阳市命名表彰了200名“李连成式”党支部书记。今年,该市又在西辛庄村建设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,充分发挥“连成效应”带动力。这也是全省第一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。

据李连成介绍,濮阳市委组织部最近在该村举办了两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实验班,为培训基地明年正式开课积累经验,提供借鉴。实验班开设有“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解读”“与李连成面对面”等课程,很多学员表示,思想冲击很大,更明白了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该给老百姓干点啥,怎么干!

“建立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,就是要通过培训转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思想,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能力,加快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步伐。”濮阳市委书记何雄说。

立体网络:便民更贴近

濮阳县庆祖镇后郑寨村是一个被湖水环抱的小乡村,村旁还建有千亩郊野生态园。然而,人们的目光却往往被村中那一排簇新的红色房屋———“党群便民服务点”所吸引。

每天,村民在这里进进出出,有去服务大厅办事的,有去电子商务体验店购物的,有去“三留守工作室”唱歌弹琴的,外地的客人会留恋在“村情特色室”里,村里传统的“制香”技艺让人眼界大开……

“如何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,改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不足、服务职能虚化、偏远村庄群众办事不方便等状况,是当下急需破解的难题。”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认为。

今年,濮阳市在89个乡镇全部建设了党群便民服务中心;规划整合580个群众服务区;成立2000多个村级便民服务点,构筑起点对点、线连线的立体服务网络。

“变管理机构为服务机构,变干部为服务员,推动服务下沉,提升服务时效。”据高朝亮介绍,涉农的10大类、105项服务事项“打包”进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,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、邮政、水电等19项服务被引入群众服务区,村级便民服务点成为村民“议事中心、服务中心、活动中心、精神家园”,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

“民意快线”:服务更高效

“多亏了民意代表啊!要不俺还得在原来的破屋里挨冻。”天气越来越冷,台前县后方乡张庄村刘秀云老人的心里却热乎乎的。

刘秀云老人长年有病卧床不起,一直住在几近坍塌的老房子里。今年,老人得知“民意快线”的事儿,试着把情况反映给村里的民意代表,没想到几天后县住建局就为她翻修了房子。

群众利益无小事,濮阳市在台前县试点开展了农村党员“民意快线”工作,为民服务扫除死角。

所谓“民意快线”,就是一个集热线电话、电子信箱、专用QQ号和当面受理“四位一体”的服务平台。在台前县,村村组建“民意快线”工作站,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,群众推选的无职党员为“民意代表”,负责民意信息的收集、上报;乡镇建立“民意快线”服务中心,县委组织部成立“民意快线”综合协调办公室,层层负责民意信息的受理、转办、督导和考核。

“‘民意快线’实施一年多来,全县已累计受理民意信息2400多条,办结率95%以上,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道路、饮水、资金、困难救助等问题。”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表示,“民意快线”真正拉近了干群关系,维护了群众利益,理顺了群众情绪,为基层群众撑起一片蓝天。

(原载12月2日《河南日报》)



责任编辑:李俊